《我的美食向导》已经追到第三期了,我愿称之为2024年Q1最出色的下饭神器。它的出彩点无外乎两个,一是在镜头上的表达比过往的绝大多数的美食纪录片都要全面,另一个则是它的表达形式还是有不同的。

-旁白和对谈

其实和平铺直叙的旁白表达有所不同,《我的美食向导》更习惯的风格是对谈,或者更确切一点地说,是在餐桌上对谈。从上一期潮汕到这一期的新疆喀什,街边小店或者是大酒楼,路边野摊到咖啡馆,从家常菜到富有当地特色又流淌金钱香味的珍馐,其实「人」也是主线。

像是上一期聊潮汕,陈晓卿选的就是美食专家,他们聊地缘性、聊人口的融合和迁移,从食物开始去做发散,但又不离开食物——内容的饱满和丰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它所折射的是食物的因果。

如果说食物是一块玻璃,那么它的A面是地域,B面就是人。

为什么新疆更习惯于食用烤馕?一是因为碳水类物产实在是说不上富饶,至少在稻米上不算盛产,再加上丝绸之路的buff叠加,耐储存、高热量密度的烤馕也就成为了刚需。

这些都在视频中以对谈的形式得以了呈现——不说别的,相较于仅仅作用于叙述的旁白,对谈的形式显然更「入味」。

很难去剖析入味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只是我会在里面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任何食物的内核都是人。依靠于人的流通、迁徙和改善带来食物的差异和趋同,就像是风吹来种子一样顺理成章。

-本土和变化

烤包子就是其中变化最大的食材。新疆的烤包子总是令人垂涎,油和碳水带来的简单快乐是极致的,也是原始的。之前读过一篇讲烤包子的文章,他说烤包子源于新疆,也陷于新疆,我最初不理解是为什么,看完《我的美食向导》才理解,一来是因为食材,二是因为人。

烤包子曾经是牧民的主食,因为要赶着羊群逐草放牧,所以只能简单。最开始的烤包子就是将新鲜羊肉剁碎了拌上皮牙子(也就是洋葱),然后放在热的石头上进行烹饪。后来有了馕坑,就变得很是简易——但是简易的背后是新疆独一无二的风土。

比如说我在上海就很难买到非常辛辣的洋葱,但是在新疆,辛辣的洋葱比比皆是。更轻盈的上海洋葱更嫩,更适合在烤肉或者是日常做菜上给到一些新鲜的小刺激,但是对于更猛烈的羊肉来说,它可能完全不够味儿。

尽管说新疆的羊肉膻味很小,但还是多少有一点味道的,所以要加皮牙子、要加胡椒粉、要加孜然这类调料,让口味变得丰富。

这是本土,而变化则来自于片中提及的非洲。咖啡店主理人迪雅的手笔,非洲叫sambusa,维语里也叫烤包子。

但它是油炸的,外皮酥脆,内皮则饱满多汁。非洲版本的更加辛辣要加上肉桂、红洋葱和孜然,这样的味道会更加馥郁,也会更加具有冲突。其实我觉得疆外的食物大致如此,很强的冲突感来构筑不同的口味,进而构筑让人一过难忘奔放的美食。

而在落到本土以后,则是只有肉香和皮牙子香,口感的均一性更好,也更符合国人的口味。

其实你会发现在《我的美食向导》里,它没有那么强的“正统”执念,似乎它的核心就是好吃。

好吃就行,有趣就行。正统的食物不一定被人接受,但好吃一定是大众都爱的考量指标。所以,在新疆这么多美食里《我的美食向导》也选择了”烤包子“,嗯,简单快乐的糖油混合物,高蛋白,强刺激,我是土狗,我真的很爱。

所以回到《我的美食向导》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一部纪录片的下饭感和舒适感都来自于对谈和包容。对谈的逻辑能够构筑更多的知识面,它像是羊油网一样能保罗万象,从美食到文化到风土都被囊括于此,不枯燥,不乏味,不说教,只是诚恳地像老友一样介绍地域和美食;

而另一个不同则来自于包容,不守旧,以好吃为第一考量标准,在好吃里找寻人和食物的尺度,在好吃和有趣里构筑美食宇宙。


我的美食向导(2023)

又名:China beyond Tastes

上映日期:2023-12-23(中国大陆)

主演:陈晓卿 

导演:陈晓卿

我的美食向导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