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后再看电影《心灵捕手》,有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心灵捕手’的英文名是‘good Will Hunting’,直译就是‘好的威尔·杭汀’。如果说‘心灵捕手’这个译名有一个心灵和捕手的关系,那么‘好的威尔·杭汀’就是一个自体的视角。

电影一开始就有强烈的画面感:

纷乱的碎片状的图像从混乱到最后呈现出清晰的威尔的样子,这就是电影中威尔的自体从破碎到整体的过程。

一个人要获得稳定清晰的自体感,觉得自己是好的,生来就要有稳定存在的好的照顾者,能提供持续的陪伴和情绪反馈,孩子混沌的自体渐渐内化稳定的好的客体形象,形成一个基本稳定、内聚的自体,能信任,有安全感,可以去发展自己的能力,敢于去探索世界、与人交往。自体的状态会变化的,有情景性和复杂性,走在平地和独木桥上的感觉不同,前者安全踏实,后者会害怕和紧张,回到地面后,自体感又重回稳定,就像孩子在发展中遇到挫折就会回到熟悉的照顾者身边,恢复好的感觉,以备下一次探索。

威尔是个孤儿,而且有被虐待和辗转几个寄养家庭的童年,他内心缺乏一个安全稳定的照顾者形象,自体感也因此脆弱;他回避与人的交往,尤其是权威,他预期别人会伤害和抛弃自己,然后用暴力和智力来挫败别人,以这种自大的方式保护自尊。我们可以看到他轻易挫败了几个咨询师,也成功激怒了尚恩。

对他来说,重要的资源是几个好哥们,这些同辈的支持让他有一种归属感,这也是他不愿离开哥们的重要原因,这会让他感到虚弱和孤独,如何面对未知的可怕世界呢?虽然他渴望爱情,但风险太大了,这在与尚恩的交往中可以看到,当威尔感觉自己与尚恩越来越近时,片首那个破碎混乱的影像再次出现,但这次很短暂,尚恩的存在和稳定陪伴帮助他经历了一次可怕的冒险,自体归于稳定,终于对一个人表现出他的脆弱和依赖,允许自己承认这些情感的需要。这意味着他恢复了爱的能力,可以面对关系中的各种不确定。

威尔是幸运的,好哥们、不离不弃的女友和深刻理解他的尚恩,包括开启了他的救赎之路的蓝波教授,这些形象内化到他内心,修复脆弱的自体,有了力量走向外面的世界,抓住自己的爱情。

最近常看到家长求助,自己的孩子不想去上学了,怎么办?上学这个探索世界和与人交往的过程,需要一个稳定的自体,未成年尤其需要与成人的好关系中获得力量,感觉自己是好的。所以,不上学往往意味着孩子对情感的某种难以表达的需要,希望被看到和理解,希望有一个稳固的连接让自己不孤独。父母在看孩子时,觉得孩子是好的吗?如果是,孩子会从父母眼里看到一个好的自己,这会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

又名:骄阳似我(港)

上映日期:1997-12-05(美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马特·达蒙 Matt Damon/罗宾·威廉姆斯 Robin Williams/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明妮·德里弗 Minnie Driver/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科尔·豪瑟 Cole Hauser/John Mighton/Dan Washington/Alison Folland/维克·萨海 Vik Sahay/史提文科兹洛夫斯基 Steven Kozlowski/斯科特·威廉姆·文特斯 Scott William Winters/Jimmy Flynn/乔治·普林普顿 George Plimpton/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 Francesco Clemente

导演: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编剧: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马特·达蒙 Matt Damon

心灵捕手相关影评

拾一
yue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