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的《一起同过窗》的导演,又出新作啦!一如既往,好笑又真诚

还记得《快乐再出发》中有一期,“0713”的哥哥们去横店体验生,在一个剧组里“跑龙套”的欢乐片段吗?最近,他们“跑龙套”的这部剧终于播出了!就是毕鑫业自编自导的古装武侠喜剧《我有一个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海报

很多观众对毕鑫业导演并不陌生,因为在豆瓣上拿到9.1分和8.9分高分的《一起同过窗》《一起同过窗2》也是毕鑫业自编自导的作品,这部小成本的青春校园剧既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情节,也有令人潸然的动人桥段,让很多人联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一次的《我有一个朋友》与《一起同过窗》分享着相似的又好笑又动人的气质,而包裹在古装武侠的类型外壳下,也显得耳目一新。

剧集讲述的是,前·武学高手·南啸天化名的梦三息(谢兴阳 饰),在躲避黑白两道追杀的跑路过程中,结识两位性格各异的江湖儿女岩四方(王翰闻 饰)和叶五枝(苏梦迪 饰),和一位木云城“土著”千金小姐纪明昭(潘玥同 饰)。他们一起在在木云城开办无名杂货铺。

但他们各自着不为人知的隐藏身份和个人任务。他们为了什么样的任务奔走?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的坚守?

进入剧情后,观众首先会被《我有一个朋友》俯拾即是的“梗”给击中,当初看《一起同过窗》捧腹大笑的体验,终于又回来了。 它既是古装武侠剧,也是一部脑洞清奇、别具一格的“梗剧”。

“梗”,也就是笑点、包袱,它是一部喜剧最为核心也最为重要的元素。梗,更多是通过语言的“反差”来产生的,一个梗要好笑,语言上一定要有出人意料、超越常规、不同寻常、拍案叫绝的“转折”,这种转折可以是东施效颦、庄谐颠倒,可以是逻辑奇葩、自相矛盾,可以是虚晃一枪、半途转向,可以是咬文嚼字、弄巧成趣,也可是戏仿经典、互文反讽……正因为它与观众的预期产生错位,才会令观众捧腹大笑。

毕鑫业有很多奇思妙想,他镜头下的人物也都有神奇的脑回路,他们总是不按套路出牌,不断给观众制造惊喜。

比如一开篇,梦三息被“逐出师门”,不甘心的他转身高喊,“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雄心又壮志。

按理说,师兄弟们应该挽留,或者为梦三息的离开惋惜。可下一个镜头,师兄弟们竟然是异口同声地说,“他回不来了”。以语言上的转折戏谑了梦三息就是会“混不好”,也消解了离别的感伤。

梦三息因为中毒,只能过五招,五招之后他就会内力全失。之前为了给好朋友北啸海(武雨泽 饰)报仇,梦三息得罪了黑白两道,不少人找上门来报仇。有一次,一复仇者上门,五招之后,梦三息突然停手。他声情并茂、眼眶含泪地说,“和你交手,突然让我想起当年和你师父交手的情景”。接着他扑通一声跪地——对手都被他的操作给惊呆了。

梦三息继续以抒情的口吻,泪如雨下地说,“我对不起他老人家,即便今天我仍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你击败,但这无疑会让你的门派再次因我而蒙羞,我不忍如此啊”,然后他抬起头,深情望着对方,“你能感受到我此刻的无奈和痛苦吗……你还是走吧。”

竟然还能这么操作:明明是自己打不过,却使劲往自己身上贴金,并成功忽悠了对方。包袱抖落,这个梗也就响了。

《我有一个朋友》可谓人人都有梗,处处都有梗。比如叶五枝抓住岩四方,希望岩四方捎上她和梦三息。岩四方拒绝。叶五枝问,“你是怕我们拖累你吗?”岩四方回答,“是”。

在常规的逻辑里,叶五枝之后应该说的是,我们之后就不拖累你了等类似的客套话,但她字正腔圆地回答,“那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你害怕我们拖累你,放心,我们真的会拖累你。

又比如,纪明昭和岩四方聊天时,发现岩四方说话非常毒舌,她问“有人说过你的话术很恶毒吗”,岩四方回答“有”。纪明昭又问,“也是个女人吧。”岩四方纳闷,“你怎么知道。”

观众的好奇心也被吊起来了,跟岩四方一样困惑。纪明昭的回答剑走偏锋又合情合理,还令人会心一笑,“男人就直接动手了。”

总之,《我有一个朋友》的梗非常足,看着人物你来我往地斗嘴,跟听一出精品相声一样过瘾,它“喜剧”的类型定位货真价实、如假包换,能够给观众带来充沛的快乐。

但《我有一个朋友》又不仅仅是一部梗剧而已,好笑的同时它也有深沉的表达。“情与义”是武侠剧的灵魂,也是剧中主人公行走江湖的动因、依恃与追求。

之于梦三息而言,“我有一个朋友”是他言语中的高频词汇,他确实有一个生死之交的朋友,这个被害身亡的朋友也是梦三息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他要带朋友回家,他要找到杀害朋友的凶手,他要将朋友“酷”的精神留在这人世间。

之于叶五枝而言,作为前·清瀞宗内门弟子,她此番漂泊江湖,为的是寻找屠戮师门的背后组织三七道,哪怕三七道高手如云、神通广大、树大根深,她犹如蚍蜉撼大树,但她有恩须报,有仇需复。

之于岩四方而言,虽然他儿时被父母抛弃,遭遇严重的欺骗,对世间一度失去了根本的信任,但是在老家村庄被屠杀后,他仍要为村人寻求一个真相,也要寻求父母当年离开的真相。他虽说不再相信,又总是一次次选择了相信。

之于纪明昭而言,她开店铺是想要向家人证明自己,一开始也把盈利看得最重要,所以想法设法把在她店铺里纳凉去不买东西的顾客“赶”了出去。可看到那些劳作的工人没有纳凉的地方,她意识到开店应该兼顾到所有人,她用温暖的方法重新接纳了那些被她赶走的人。用梦三息的话说,这就是高尚,“你做的不是简单的同情,你感受到了他们的难堪,却没有直接施舍,而是去保护他们所剩无几的自尊心”……

总之,这群年轻的主人公们行走江湖时,固然能力上有短板,经验不是那么足,有时也会掉链子,但他们身上都有着大写的侠义人格,并身体力行着侠义精神:“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焉,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我有一个朋友》在侠义精神上也有全新的表达。一方面,它对侠义的“快意恩仇”与法治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漫长的武侠叙事传统中,侠客快意恩仇、以暴制暴,我们对此习以为常,也往往忽略了以暴制暴背后可能存在的“不正义”。比如叶五枝所说,“为善难为恶易,只要你跨入恶一步,即便再克制,也会被慢慢同化,被同化后,就会慢慢把为恶变成习惯”。

换言之,以暴制暴很容易导向新的不正义。所以,剧集要强调的是,江湖是可以快意恩仇,但前提是“江湖也要讲律法啊”。

另一方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对侠义精神的最高升华,也绝对没有说错。只不过,有些时候对这一主题的演绎容易变得“空大”,满嘴天下百姓,却看不到具体的人。

在《我有一个朋友》中,侠之大者也可以是,“为了我的朋友”。为了我的朋友,我跨越千山万水,我抵抗各种诱惑,我坚守他留下的珍贵品德与信念,我不计一切代价仅仅是为了完成我与他的约定……而这,何尝不是侠义?

《我有一个朋友》既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宏大目标,也有具体、真诚而动人的“我有一个朋友”,我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让你知道。就像剧中“唱”出来的诗歌《海娃与三丫》所写道的,“生活就是不容易的,但不要真的绝望啊,我没告诉你,却还想让你知道;命运总是冰冷冷的,却也要相信温暖啊,我没告诉你,却还想让你知道”。

《海娃与三丫》

有这样值得两肋插刀的朋友,当我们失去他时,确实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可也因为有过这样的朋友,我们有过志同道合的共鸣,得到过大千世界我们不是孤独一人的归属感,也实践了个人的侠义。所以,哪怕失去朋友会给我们带来疼痛、哪怕海娃与三丫相互错过会有疼痛,但友谊永远值得存在,永远值得我们热烈追求。

《我有一个朋友》由此给人带来颇为奇特的观剧体验。它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可一些时刻,它又令我们想起“我有一个朋友”,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感动与快乐,如果TA已经与我们走散,那份痛仍然如此真切。

但不必绝望,有情有义的你会有新的机遇、新的朋友,如同梦三息也会有新的同道中人,只要我们在心中为走散的朋友一个位置,为不灭的“情与义”留一个位置。


我有一个朋友(2022)

主演:代露娃 / 谢兴阳 / 

导演:毕鑫业 / 

我有一个朋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