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昨晚看到了德国电影节开幕电影《欢迎来到德国》并参加了映后导演见面会。强赞!是部娱乐性、思想性兼具的好电影。余音袅袅、至今回味。
讲的是一个关于移民身份认同、文化寻根的故事。移民第一代(老爷爷)带全家回乡度假、移民第三代(外孙女)讲述家族移民故事2条线索交错并行展开故事,在此过程中三代人也各自在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听我这么说,好像挺严肃乏味?那是我没有导演和编剧讲故事的本事。电影其实很好看,现场观众被逗笑不只十次!故事流畅又幽默、结构精巧、画面优美,温馨感人,很多细节触动人心。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非常自然、轻巧。例如,表姐讲故事时小男孩发出疑问(画外音),画面中的几十年前年轻时的爷爷奶奶直接面对镜头摇头回应,似时空穿越直接与今天的年轻人对话。又如,墙上的照片中的树叶缓缓飘落下就在画框中流动起来,既交待了时间的流逝又唯美且渲染了气氛。又如,结尾处的葬礼上,小男孩看到了几十年前的爷爷奶奶叔伯姑姑的身影(虚)和今天的爷爷奶奶叔伯姑姑(实)在一起。这些别致的细节,虚实结合,蜻蜓点水却意味深长,让人印象深刻。(影片是不是还有一些符号、象征、蒙太奇的运用?三代人似乎各有自己的象征或典型事件?可乐--穆罕默德?清道妇--三女儿?)
节奏也好,张弛相间,于是我的观影过程是又哭又笑,笑了哭、哭了笑,差不多每15分钟感情起伏一次。既享受又有共鸣与思索,非常酣畅淋漓的一次观影体验!笑是跟着全场一起笑的,哭则恐怕是我一人默默在一角眼泪自然溢出--像我共鸣这么强的现场观众可能就没那么多了。虽然大家同在移民城市深圳,我却还是四代人都在迁徙并还愿意继续上路的客家人。从第15分钟讲到爷爷当年一人坐上卡车出发去德国打工、家人送别起,我就开始代入自家史--想像曾祖当年是否也是这般生离、从码头登船漂洋过海?眼泪就下来了……片中外孙女、孙子最后来到了祖父的故乡、在想像中“亲历”了祖辈的经历,也知道了自己作为移民后代如何自处。此时我则在想,有一天我也要去走走曾祖当年走过的地方并到曾祖墓前,有一天我也要让自己的后代继续会讲客家话、也要给后代讲祖祖辈辈上路寻梦、回乡寻根的故事。
(P.S. 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电影本身只有英语字幕、影院另安装电子屏幕来显示中文字幕的--而电影语言却是德语和土耳其语!这本身也是地域文化个性、共性并立融合的现象!就像移民的文化身份,风筝远飞终有线,既有不同于故国也不同于现居国的独特个性,也能和故国文化、现居国文化和谐共融。而我觉得,这电影带出的观点是,移民应当为自己具有这样的特性而骄傲自豪。)
在导演见面会环节,女导演说自己就是土耳其裔德国人,也是移民三代,爷爷也是以海外劳工身份到德国的,影片的一些生活片段既有来自己亲身经历,也有很多来自土耳其移民的历史记录。而这是女导演的第一部故事长片。

阿曼尼亚:欢迎来到德国Almanya - 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2011)

又名:欢迎来到德国 / 德国欢迎你 / 向往之城 / Almanya - Welcome To Germany

上映日期:2011-03-10(德国)片长:97分钟

主演:Vedat Erincin/法赫里·亚迪姆 Fahri Yardim/Lilay Huser/Demet Gül/Aykut Kayacik/Aycan Vardar/Ercan Karacayli/Kaan Aydogdu/Siir Eloglu/Aliya Artuc/佩特拉·施密特-夏勒 Petra Schmidt-Schaller/丹尼斯·莫斯奇托 Denis Moschitto/爱琳·缇索 Aylin Tezel/Trystan Pütter/Rafael Koussouris

导演:Yasemin Samdereli编剧:Yasemin Samdereli/Nesrin Samdereli

阿曼尼亚:欢迎来到德国相关影评

ja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