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的热情及冥想的忧郁为特色的波兰,由来是钢琴音乐的王国。代表这民族性而为19世纪浪漫乐派的巨匠的,是肖邦,他又“钢琴诗人”的美称。

——丰子恺 《音乐夜谈》

初识弗雷德里克•肖邦——这位被人们誉为“伟大的钢琴抒情诗人”的波兰音乐家是从那著名电影《一曲难忘》。今天在外国音乐欣赏课上有兴再次欣赏这部反映波兰钢琴大师生平的影片,从而了解肖邦的一生。

一、肖邦的性格与他的爱国情结

这位被誉为“波兰民族之魂”的钢琴家出生在距华沙五十四里外的一个朴素的家庭,家庭的影响使他性格中充满了柔性的一面,但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平又使他胸中满对沙俄统治者的愤怒。他心中注定存在阴柔与愤怒激烈对抗,这种对抗便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赋予它音乐一个重要特点:于浓郁的浪漫主义中饱含鲜明的民族特色,对祖国命运的关注是他音乐的一个重要主题。
我们从肖邦与乔治桑的交往中可以看到肖邦性格中柔性的一面。肖邦认识桑,是由于李斯特的介绍。乔治桑是一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具有男子阳刚气概的女性,在肖邦与她相处的日子里她的专横更衬托了肖邦的柔弱。有一个电影画面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乔治桑从外面归来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身体孱弱的肖邦无所适从,忧郁的情绪严重地困扰着肖邦,而这种情绪也影响了乔治桑,看着只把心事告诉钢琴的肖邦,乔治桑终于爆发了。对于性格刚毅而且控制欲极强的乔治桑来说,无法掌控眼前这个男人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她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她开始用冷酷的言语狠狠地刺激着肖邦,而肖邦对这种显然无法招架,只得向乔治桑示弱。在他与乔治桑交往过程中,他无法摆脱乔治桑为他设计的生活,即使在他感觉到这种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他生活在乔治桑的阴影下,一言一行都受到乔治桑的影响。
肖邦诞生之际,正是俄国极力向外扩张,侵吞波兰之时,1812年以后,俄军不仅占领了华沙,甚至还吞并了整个波兰。肖邦生活在沙俄奴役波兰的时代,沙俄统治者在波兰疯狂的镇压着波兰革命者,社会中的种种不平激起了幼年肖邦心中的爱国情结,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用琴声来宣泄他的情绪。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多岁的肖邦在家人的安排下,前往波兰贵族家为其演出,在这场宴会上演奏的还有著名的帕格尼尼,这是音乐家的音乐才能得到公众认可的唯一途径。宴会上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顿时扰乱了他的思绪。当他看到屠杀自己同胞,侵占祖国领土的俄国将军堂而皇之的出现的自己的面前,竟然还被波兰贵族视为头等贵宾,肖邦再也无法压制心中的怒火。这一举动,四座震惊,肖邦也险些因此引来了杀身之祸。这种爱国情结一直保存在他的心中,即使在他与乔治桑生活在一起时,他仍然难以舍弃对祖国故土的怀念。这种爱国情结在老师带着家乡的泥土在此找到肖邦时终于爆发,电影中这段关于肖邦彷徨和痛苦的表现,是在情理之中的,肖邦的一生都被他性格中天生的哀伤和犹豫不决所困扰,当初他选择离开波兰,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成了他前进中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肖邦绝对不是一个斗士,他的所有勇气都被赋予在他的作品中了,他曾在波兰革命失败,华沙被俄军占领后,在日记中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时时向着钢琴恸哭,绝望。神啊!请掀翻这片大地,吞灭19世纪的人类”他病弱的身体决不允许他参与到任何激烈的运动中,而他的心却时刻督促他要为祖国做些什么,他的音乐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他与乔治桑破裂,不顾自己体弱开始了他为抵抗组织筹款而进行的巡回演出。作为一位波兰的伟大爱国音乐家,贯穿他一生的除了音乐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祖国”,这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也都没有忘记。他始终以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来鼓舞波兰人民争取祖国的解放。在电影中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曲子,那就是肖邦刚到巴黎时,与李斯特合奏过的《波罗奈兹舞曲》,在听到波兰的战友牺牲时他又悲愤地演奏了这支曲子。这首曲子充满了阳刚之气,是肖邦心中爱国情结的反应。当时舒曼曾对肖邦的作品有过这样的评论:“要是北方威震四方的君主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马祖卡舞曲那纯朴的旋律里包含对他又多少威胁的话,他一定会禁止这些音乐的。肖邦的音乐使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肖邦积极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在他的现实性和民族性,波兰苦难的命运时时牵动着肖邦的心,他的音乐中处处闪烁着祖国的身影,他的喜怒都与祖国的命运相连,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称肖邦“音乐中的普希金”。
二、良师益友——埃尔斯纳

欣赏这部电影时注意到一个人物——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教授。这位电影中幽默的教授的出场往往打破电影沉闷的氛围,使观众为之一振。但现实生活中的埃尔斯纳教授却是个极其严肃认真的人,这位胸襟开阔,独具慧眼的老师一眼就看出肖邦非凡的才华在于拥有天才所具备的“独创性”。这位教授心中只有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一种慈父般的爱,伟大的爱。教授对肖邦的爱不仅表现在他音乐教育方面,而起表现在他对肖邦人生的发展上。

埃尔斯纳教授对肖邦的音乐才华十分欣赏,在肖邦幼年之时他便通过关系为肖邦联系了法国巴黎音乐厅著名出版商普莱耶尔,准备让肖邦去巴黎试演,一展风采。在屡屡劝说肖邦家人送肖邦去巴黎不得的情况下,他心中仍然没有放弃把肖邦送往当时民主思想风行、文化名人汇集的大都市想法。在巴黎他为了使肖邦能够尽早成名四处奔走。即使肖邦不辞而别时,即使在肖邦不再与自己联系时,他仍然没有放弃对肖邦的爱,倔强的性格使他不愿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肖邦与他的疏远;即使在他为了使肖邦尽快出名花光积蓄,即使在他被房东太太讥讽轰出旅馆时,仍然没有放弃对肖邦回到身边,恢复自我的希望,倔强地留在巴黎。他虽然每次去见肖邦都被乔治•桑阻挠,面对乔治•桑的冷言冷语,得心中一定充满痛苦,那种痛苦时时有一把刀刺着他衰老的心,他的心在流血,但他为了那份对学生的爱使他默默的承受这一切,这种慈父般的爱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埃尔斯纳教授虽不是波兰人,但他却把波兰看作第二故乡,肖邦的爱国情结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师的影响。

三、从悲剧到崇高,从崇高到自由 —— 感受肖邦的人生美

悲剧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于这个要求现实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悲剧这一特性充分的体现在肖邦的人生中。一方面肖邦面对沙俄对波兰的残酷统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现状深深的忧虑,他渴望能加入到祖国爱国人士的队伍中,反抗沙俄对祖国的统治。一方面他柔弱多病的身体又使他不能亲身参与到祖国的革命活动中,只能偏寓于巴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他不断的处于忧郁、忧伤、烦闷的状态中,最终这种矛盾的情节导致了他的英年早逝。肖邦的人生演绎这一部现实的悲剧。
但肖邦的人生并没有单单停留在悲剧的意义上,而是在他的生命中完成里对悲剧的超越——达到了崇高的境界。如果肖邦仅仅停留在对祖国现状的忧虑与对自身情况的冲突之中的话,他就很难逾越悲剧这一鸿沟。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更加艰辛的、充满痛苦的、引导他走向生命终结的路。在他的朋友来到巴黎,告诉他波兰革命现状并要求他提供资金支持时,他的心里一定充满矛盾,自己柔弱的身体一定不能支持大量的现场演出,但在他再三的考虑后,终于决定带着病体进行巡回演出。巡回演出引导他一步步走向死亡,但他无悔,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无悔,依然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自己做了最后的安排:拿来盛放着祖国泥土的银杯,让朋友把祖国的土洒在自己的棺木上,同时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波兰。也正是因为他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冲破那场命运的悲剧,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崇高。
肖邦的人生是场悲剧,但又超越了悲剧,达到了崇高的境界。肖邦于崇高中体现着他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他对人民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他对祖国自由的追求。他终于从人生的悲剧走向了崇高,又从崇高步入了自由的殿堂,相信他人生无悔。我们也从他的人生中不断体会这那种“怀有”但又可望而不可及崇高,体会这他的自由精神。

文章的最后想起了丰子恺先生在《音乐夜谈》中一段话,或许是对肖邦极为贴切的描述“肖邦的气质是波兰民族性的结晶,是热情中之热情者,他的全生活犹如一缕凄凉的小调旋律。他的一生是悲哀的连续。”

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1945)

上映日期:1945-01-18片长:113分钟

主演:保罗·穆尼 / 梅尔·奥勃朗 / 柯纳·王尔德 / 尼娜·弗彻 / 乔治·库鲁里斯 / 霍华德·弗里曼 / 斯蒂芬贝凯希 / 

导演:查尔斯·维多 / 编剧:西德尼·巴其曼 Sidney Buchman/恩斯特·马利斯卡 Ernst Marisch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