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随便写个短评,结果越写越多索性写一篇长评吧。其实整部影片很难不让人想到PTA的《血色将至》,或者说更像是《血色将至》的母篇。也是这个原因,我一直期待着看他们几人之间的那种细腻微妙的绞杀关系,尽管到后来发现导演并不像PTA那样希望深入地探讨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么说好像不太合理毕竟这部比血色早了60年)但是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也同样精彩。

从开始马里奥对吉奥的讨好甚至我认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再到上路后的不信任再到失望进而开始羞辱吉奥,一起经历了最后的难关之后(也是吉奥在这趟旅程中唯一发挥作用的地方)反倒面对将死的他产生更多的是一种悲情与怜悯。看了很多评论都觉得前半段有些冗长,其实个人认为前半小时也相当精彩。从暗示命运的开头,到每个人物精彩的出场以及人物关系的铺垫和所处环境的刻画,相对于后半部分所展示的更多的视听技巧是以悬疑性为主,前半段每段的镜头语言都极富设计感也非常高效,把在小镇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刻画的非常真实,送货四人的的人设在前半小时就已经完全立住了。整部电影每个段落的划分明确,层层走向深渊,硝酸甘油的设计简直是整部影片的灵魂,几乎所有悬疑感惊悚感都围绕着它展开,非常庆幸自己能在影院看到这部片子,班巴炸石头以及倒车桥段几乎能感觉到全影院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当危机解除后才能听到大家的长叹一口气,我相信在电脑前看效果绝对会大打折扣。

在我看来送油的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类对于资本原罪贪婪的探索。开车在前面的鲁奇和班巴身上都有着美好的品质,比如有勇气够义气,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并能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他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期待。开头鲁奇与吉奥在酒馆产生的矛盾本以为会为后面埋下伏笔,其实鲁奇并没有记恨吉奥或是背叛自己的朋友,反而在危机化解后紧紧抱在了一起。也因此,如此美好的品质在通往贪婪的道路上必然会走向注定的毁灭。男主更像是在追求资本的大多数人,为了资本可以抛弃自己的爱情,朋友甚至去伤害他们,在追求资本的道路上不断迷失自我,最为经典的二人全身浸满石油的场景象征着人类已经完全的异化。尽管如此心中始终存留着一丝人性一丝温情,结果最后在象征着暴富资本的石油大火前还是倒下了。影片只在最后使用了唯一的配乐-蓝色多瑙河,(一定程度上甚至区分开来了老片相对嘈杂的配乐,更加适合我们现代观众的审美去观看,也说明了什么时候极简主义都不会出错)。在暴富后,尽管得知其他三人已死,但谁会关心他们三个呢?伴随着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卡车和人们都跳起了舞,酒吧中,正中央的杯子上放了一杯水,在周围人的曼妙舞姿中,显得岌岌可危,我们几乎能预见到那种失衡失控的感觉。


恐惧的代价Le salaire de la peur(1953)

又名:九死一生 / 恐怖的报酬 / 恐惧的酬劳 / The Wages of Fear

上映日期:1953-04-15(戛纳电影节) / 1953-04-22(法国/意大利)片长:131分钟

主演:伊夫·蒙当 / 夏尔·瓦内尔 / 彼得·范·埃克 / 福尔科·卢利 / 薇拉·克劳佐 /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 / 编剧:Henri-Georges Clouzot/Jérôme Géronimi

恐惧的代价相关影评

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