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看下来算是爽片,也带着点文艺。人物塑造的很有特点,尤其是针对三大通缉犯的形象建立的很到位。

电影故事节奏特别好。前后伏笔和回收做的也很流畅,你知道编剧导演是刻意的,但刻意的又很合理。故事节奏顺接到最后面甚至稍显急促,从屠杀完灵修院到后面的自首-快速会面医生-再到交代小美现状和处决,整个电影哪怕到最后一幕都是一气呵成。

先讲故事:

开幕讲好人物性格,前10分钟介绍人物身份,时间线快速轮换;20分钟建立好故事情节和展开后续的必要条件。

片中有几个令我觉得出彩的小场景:

一、陈桂林奶奶去世后,音乐顺着播放,画面马上从陈桂林的泪眼跳转到电视新闻中播报的鸡蛋货车与运钞车相撞的事故(后面知道这还是个伏笔),钞票满天飞,人们都在捡钞票,民众侵占钞票属于犯罪,而鸡蛋的损失却无需提及。感觉像是再说小人物的矛盾无关紧要。

二、陈桂林掷筊占卜的画面,在他投掷的时候我心里情不自禁的数着,当时只是下意识,谁曾想在后面灵修院还把这伏笔收了回来。占卜这整个画面映出来的时候,其实完全不见关公的红脸,反倒是陈桂林满眼的不甘与浑身的汗水,令我对这个画面影响深刻。

三、而后陈桂林前往警局自首,他确实去了,也确实做好自首的准备,上来一句“我陈桂林啊”强调自己的身份,结果却被一众自首的人群坏了气氛。他才觉得自己不够名气,不够惊天动地,产生了“现在自首也就是一个无名之辈”的想法。吵闹的警局,自首人群推搡着前进,陈桂林人于此却心不止于此。

而电影最出彩的一个大场景,既是新心灵社这一段故事,

这一段故事贡献了好多热梗😂,比如入教挨鞭子那一幕😂、还有开枪屠杀那一段😂。

而我重点想说的,就是屠杀灵修院,这一幕实在是太精彩了:

陈桂林在置林禄和于死地之前,他说:我跟关圣帝君请示过,当天他给我九个圣杯。但实际上,这九个圣杯是关爷给陈桂林他自己的。

陈桂林向林禄和开枪、卡弹,重新上膛,再开枪,又卡弹了,连林禄和自己表情都变了。卡弹两发,很好,事不过三嘛,哪只是林禄和在等,观众们都像是在等着挨枪子呢。这一幕的时间像是拖得特别漫长,人的血气都在陈桂林枪口下被磨没了,当时喊着“杀!杀!杀!”的人们全没了生机,莫名的好笑。如果影院有弹幕,我都觉得能冒出一串“拍照干嘛,愣着啊!”。😂

林禄和死后,更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整个房间里的人重新开始唱歌(真的牛😂),死一个林禄和似乎对整个教团没有任何的影响,信徒仍是信徒,没有人从死亡中获取觉醒,他们是无路可走,还是真心已经把自己与教团捆在了一起?

陈桂林回入房间,开枪警示准备清场,他在屠杀之时给人选择,检验人是否能够知返。

在卡弹时多给一条生路“这是关圣帝君多给你的机会”,而在这一场屠杀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展现。

故事有两个不能接受的地方:

一、 电影中特地把夜晚开车得画面灯光晕成一道线,感觉像是想用这种灯光表现处特别的心境或者氛围?只是我get不到电影得点,我觉得某一特定得场景这样处理还好,所有夜车场景都这样显得像是故意炫技做没有必要得处理。

二、 陈桂林虽然也迷信,但是被如此容易的洗脑,还是有点怪的。而且从修道院呕吐黑水开始我就觉得很奇怪,肺癌也不至于呕吐黑水啊,吃啥也不至于这样啊,真的没有别人觉得很奇怪嘛。陈桂林和林禄和(尊者)交流的时候,说(假的)林禄和死前能说出来每个人的信息,他是个特异的人,在这里时候我看着就“啊???”真的不觉得很怪异吗?以至于中间陈桂林顶着极丑的发型扮演着小丑一般的软弱角色,真的令我出戏。

人物塑造:

不论是恶人中香港仔的乖戾暴力、林禄和的卑劣伪善,还是程小美展现的无力与坚忍,影片中人物个性棱角分明,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故事的观赏带来了很多不同的视角。

而我觉得剧中最有意思的两个人,是陈桂林和张贵卿:

陈桂林:主角与典故中的“周处”的差异,就在于陈桂林明确知道自己是个坏人,他的原始动机不是为了善,不是为了让别人认可或接受他,“除害”的目的只为了“留名”。

而在整个“留名”的过程中,他杀人动机逐渐变得又更有意义起来,从程小美这一悲剧角色的故事开始,桂林仔的行为有了更多的善意,这才映衬出了他骨子里本应有的善,而与另外两害形成鲜明差异。

张贵卿:

医生的形象在电影中是最有探讨价值的。

作为一个医生,她救了一个坏人,她的行为是好是坏 ?

作为一个医生,她如果欺骗、诱杀了一个坏人,她是好是坏?

而她驱虎吞狼,借刀杀人,使得坏人自相残杀,作为一个医生,她是好是坏?

所以当故事最后探监那一幕开始的时候,我总觉得很微妙。不管是从着装打扮,人物画面的色彩分布,甚至人物的运动,坐在反光玻璃前的医生,和从室外走入室内的陈桂林,电影中谁才是真正的善人?

陈桂林觉得林碌和真的有神迹,张贵卿便说:“如果你是得了肺癌突然好起来,这是神迹。但要是你只是没事,那是就是迷信。”

她前一秒说陈桂林太迷信了,后一秒她说起自己骗人自首是为了“积阴德”,她迷信吗?她确实迷信。

她前半生以为自己在行善,却未将善意用至适当之处,以至她觉得自己遭了报应。她理论上是剧中角色最不该迷信的人,却也落入不得不信报应一说的地步。(也许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从电影院出来,有人一说张贵卿才是“周处”,她也曾是恶人,而且她借刀杀人的手段更为高明,这个想法倒也不错。虽然我还是倾向陈桂林自我代入周处的这个立场。

这个电影还不错,港台电影确实拍摄技巧上还是有很好得积累,不刻意迎合观众,讲好故事就很好了。

题外话:

电影标题周处除三害,影片中的三害即指桂林仔/香港仔/牛头三人,又指贪、嗔、痴三毒。(rāga dveṣa Moha)

同时电影译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The Pig 陈桂林,电影中出现了小猪手表, 也指代“贪”

The Snake 香港仔,阴险凶狠,也代表“嗔”。

And the Pigeon 林禄和,杀人之后脱下身上的衣服,露出了巨大的鸽子纹身,也代表“痴”。

前两者我能接受,为什么林禄和&鸽子代表了痴我没能完全理解。于是从网上查了一下,佛教的轮回途中用首尾相连的三个动物代表贪、嗔、痴,前两者即译名中的猪与蛇,而第三种在图中没有明确写出鸽子,能够查阅到的版本包含鸡、乌鸦、鸽子和其他种类的禽鸟都有。所以我唯一能够想到的是,电影中用鸽子代表林禄和的“伪善”,俚语中鸽子一有“易受骗之人”,代表着他所影响的一众信徒,及所有来到灵修院的“易受骗之人”。

《大智度论》之中有记如下:

贪:有利益我者生贪欲

嗔:违逆我者而生瞋罣

痴: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是故名为痴.

我感谢天地😭

我感谢父母😭

我是罪人😭

我危害人间😭

我辜负苍生😭

我愿抛开一切😭

消除名利权力😭

舍弃金钱物质😭

归于真我😭

曾经🥺我茫然前行😞

黯夜的路上🥲

微风😢刺痛著灵魂😔

找不到应该的方向😭

生命这样的旅程🤓

要用多少泪水来完整😘

是否我能期待遥远天际🤗

一起飞翔😋新造的人😃🎸🎵🎵


周处除三害周處除三害(2023)

又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上映日期:2023-10-06(中国台湾)片长:134分钟

主演:阮经天 / 袁富华 / 陈以文 / 王净 / 李李仁 / 谢琼煖 / 陈秉佑 / 曾珮瑜 / 游安顺 / 刘子铨 / 吴奕蓉 / 黄迪扬 / 

导演:黄精甫 / 

周处除三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