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猫让我反复看了5遍,我觉得它是一个穿帮。
从第一个镜头来看,喵咪在路肩附近,差不多正对一个丁字路口的竖道的位置。不考虑丁字路口的因素,从其他镜头来看,当时的叙利亚是靠右行驶的,而喵咪是刚好在路旁,从车头的朝向也可以看出,它是顺着路向前方坐立的。
从猫咪的目光来看,队伍是迎面走来的,也就是说,猫咪与队伍个自存在于道路的顺行方向。这时候,路牙旁边的猫咪,如果看见对面走来了大队伍,怎么会躲向路中间呢?
我反复看了五遍,确认了一下。
这样看剧,或许应该打死。
实际上这部剧是很不错的,以至于看完第五集以后,我迟迟不敢打开第六集。历史上科恩确有其人,所以这部剧的结尾在第一集已经交代过了,主人翁要死。
但是,这种娓娓道来的节奏,让人看得心里难受,仿佛跟着男主一起过上了双重生活,有了感情,生怕他出什么事。
今天打开第六集,看到一半,看到他穿上西装返回叙利亚,我就退出app,不看了,目前还没做好准备。
可能是人老了,承受能力下降了。看个莎翁情史也怕恋人分手,不敢看完。
这里,说说意识形态的渲染吧。
nf的戏,总是西方价值观的。
所以剧里面,总要“无意识”地表现一下叙利亚的无知、粗鄙、残忍。比如群众涌入街头观看惨死的所谓的以色列士兵。一个个像豺,狮子王里面的豺,让人厌恶和鄙视。比如紧接着有人向科恩解释,这烧毁的尸体竟是叙利亚本国士兵,只是为了营造胜利的假象来蒙蔽嗜血的民众。再比如,参观叙利亚兵营的时候,叙军长官虚伪残暴的嘴脸,以及让科恩射杀以色列平民,虽然最终只是个试探。
而以色列这边呢?除了对88号特工永无休止地榨取,完全凌驾于个体生命权利之上,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事情了。何况在组织内部,还有那么多好人。就连替科恩向以军送信的以色列贫民都是那么冷静勇敢。
意识形态是文艺作品中最大的bug。
不是不能有。
毕竟艺术无国界,而艺术家有。
可即便是反映我国遭受日军屠戮的那段岁月的影片,都没有刻意丑化日本平民。反而我们在大量的文艺作品中,宽容地、无私地同情着因为战争遭受重创的,同样苦难深重的无辜民众,碰撞出更多人类文明的火花。
我想,这应当是真正的普世价值观,应当是真正的意识形态高度。
中国为什么伟大,美国为什么要强调再次伟大,因为他们现在确实有点儿任性了,有点儿过分强调自我了。而我们呢,我们自己的哲学体系、道德体系告诉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切都是人民的,历史是人民的,文艺也是人民的。只有秉着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创造出真正伟大的作品。
意识形态可以有,不能跳出人民历史观的范畴。否则,再优秀的作品,只会让人觉得主人翁命运坎坷,精神伟大。并不会认同作品中的国家,亦不会认同书写作品的国家。
我不是个很冷静的人,我也有点儿极端,有时候真希望日本四岛沉下去算了。
可是,我很庆幸,我看到的国内作品里,没有一部丑化日本民众,而是对人类的共同命运充满了无限的同情。
我曾向身边的人问过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仇人掉到井里,你会把他救上来吗?
我想,不管这个问题在脑子里转几圈,身临其境时,大家都会伸出手的。
科恩,如果是一部好剧,也应该向叙利亚人民伸出双手,而不是投去鄙夷的眼光。

特工科恩The Spy(2019)

又名:摩萨德间谍(台) / 埋身刺探(港) / 传奇间谍

主演: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哈达尔·拉特松·罗滕 Hadar Ratzon Rotem/耶尔·伊坦 Yael Eitan/诺亚·艾默里奇 Noah Emmerich/纳西姆·斯艾哈迈德 Nassim Si Ahmed/莫尼·穆索诺夫 Moni Moshonov/阿隆娜·塔尔 Alona Tal/乌瑞·加夫利尔 Uri Gavriel/哈萨姆·甘西 Hassam Ghancy/法基·埃尔基尔 Faical Elkihel/瓦利德·祖伊特 Waleed Zuaiter/亚历山大·希迪格 Alexander Siddig/雷曼德·阿萨雷米 Reymonde Amsallem/奥利·普费弗 Ori Pfeffer

导演:吉迪恩·拉夫 Gideon Raff编剧:吉迪恩·拉夫 Gideon R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