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部电影是有很高的期待的。

我挺喜欢动画电影的,田导之前的大圣归来给那时候支持国漫的动画迷们一个很大的惊喜,我当时也去影院看了,后续还参观了一些周边及创作展。所以当田导第二部作品出来的时候,我一点没犹豫,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

还有一点是,我很喜欢能让人感动、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电影。在去电影院之前,网上很多声音说,“没有人能逃过【深海】的最后30分钟”、“一定要带好纸巾去看这部片子”。我并不是那种在观影途中吝惜自己眼泪的人。正相反,我的泪点比很多影迷都低一些。所以为了自己能好好享受这部片子,不被被人打扰也不打扰任何人,我找了个夜场电影,带好了纸巾,想好好的沉浸在影片之中。

但,事实是,我真的没哭出来,而且有点失望。

失望到在已经看完电影后的第三天,实在忍不住,一定要来写一写我的想法。

优秀的地方当然要夸:画风超赞,能看到一点大圣归来的影子;深海大饭店的设定、装潢、南风和海獭船员让人不禁想起了千与千寻。海獭的每一根毛发,细腻到让人忍不住想要rua;参宿、南风这样的名字设定,也感受到了导演的用心;前灰后彩的色调、南风画风的转变,都是很不错的设计。

为什么最后没哭出来?我觉得主要在导演的故事。

参宿是个可怜的小孩儿。父母离婚,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妈妈对她不闻不问,甚至连微信都不愿意回;爸爸和继母组建新的家庭,养育了弟弟,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弟弟身上。这样的小朋友怎么不招人怜惜?但她就是抑郁症吗?一上来就是她逗弟弟玩的镜头,就算是全家忘了她的生日,她也没怎么嫉妒弟弟,还是愿意和弟弟玩耍。任何一个父母再婚的大娃可能都会是这样的表现。我能感受到她不开心,能感受到她的敏感和小心翼翼,但她还愿意去探索这个世界,真的很难通过前面的灰色调就认为她已经抑郁了。

南风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人物。看到暴风雨中不慎落海的小孩儿,义无反顾的跳海下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断给参宿打气,带给她生的希望。但,为什么他会认为参宿是自己想不开跳下去的?哪个正常人看到小朋友落水会这么想?何况天气又这么恶劣。太生硬了,感觉是导演强加上去的,不足以让观影者信服这个设定。

最后南风和参宿告别的时候,说我知道有的时候看这个世界是灰色的,但是也要学会发自内心的笑。又回到了之前说的,抑郁症就是看世界都是灰色的吗?抑郁症就只是看世界都是灰色的吗? 当然不是,对生活的无望、对任何行为的毫无兴趣、产生睡眠问题、饮食问题、社会交往能力的严重退化、无法控制但想要控制自己悲观想法的无力感,这些都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这些表现是仅仅通过一个“学会发自内心的笑”来解决的吗?当然不是。如果抑郁症这么好治疗,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的人了。

我能理解那些看完这部片子感动的人,也能理解那些从这部片子中看到自己的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容易,大家都经历过低谷、挫折,甚至都有一段时期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仿佛永远失去了快乐,看到这部片子,很希望有像南风的人一样能带着自己回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但用这些不那么大的痛苦来代表抑郁症群体,我作为抑郁症的亲属,甚至自己也曾经踩在抑郁症的边线上,觉得这样的设定太轻飘飘了。时代变了,大家对心理疾病的了解越来越充足,既然想用这个“概念”,就应该多查阅相关的资料,不要让自己的故事看上去轻飘飘的,仿佛是局外人在旁观一样,隔靴搔痒,不能让人信服,也很让人出戏。甚至,我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想过,导演写这个故事的灵感是不是来自于社会新闻?某热血青年见学龄儿童落水见义勇为却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太社会新闻了,毫无感情。

故事是这样的故事,决定了这部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应该是成年人,想做出成年人喜欢的动画电影,光用绚烂的色彩,超强的cg,精美的画风是不够的。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那么受人喜爱,是因为除了动画制作的精心之外,每部电影都有发人深省的主题,通顺的逻辑,合适的节奏。所以田导,我想说,深海这部的电影还可以,但不应该只是现在这个水准。多用心打磨自己的故事,增强故事的逻辑性,不要只留生硬的线索,不能只关注动画制作,让观众在享受动画的同时更好地入戏,才是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期待。


深海(2023)

又名:深海之驭海人 / Deep Sea

上映日期:2023-01-22(中国大陆)片长:112分钟

主演:苏鑫 / 王亭文 / 滕奎兴 / 杨婷 / 吉静 / 郭浩然 / 田晓鹏 / 董一 / 方韬辰 / 

导演:田晓鹏 / 编剧:田晓鹏 Xiaopeng Tian

深海相关影评

栀虞
k泛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