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个不太相关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似乎在中国的文化中,音乐总有些不好的意象,代表奢靡、颓败、亡国,而在西方的音乐含义,则较为单纯,只是一种艺术,正如《沉静如海》中,法国少女和党卫军军官全程没说一句话,因为一切都在音乐中了,音乐可以跨越一切国仇家恨去诉说那些想说却不能说的情愫,它可以是真情的流露,也可以是生命的救赎。

回到这部电影,嗯…各种译名都好难听,那就叫《Ghetto》,在这其中,音乐也是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也正是音乐让人们看到基蒂并非扁平的残酷无情的人设,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哈雅出于恐惧,出于妥协,也开始为他表演。这两人,一个是残暴的党卫军军官,一个是被占领国如乞丐般卑微的犹太女高音,如此格格不入,连接他们是音乐,音乐就是有消融一切的力量,种族、国家、信仰。

综上所述,音乐促进世界和平,音乐有利于世界和平!(一定看得出,我是没话说了才这样结尾的🤫)


民族聚居区Ghetto(2006)

又名:犹太失乐园 / 犹太人区 / 血屠犹太人区 / Vilniaus getas

上映日期:2006-06-08

主演:Heino Ferch Sebastian Hülk Jörg Lamprecht 艾丽卡·莫露珊 Erika Marozsán 

导演:Audrius Juze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