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要是拍电影,就是适合拍《后会无期》——因为这就是一些萍水相逢的故事,因为他跟我一样,只有情怀,没有别的(区别是他是国民岳父,我是难民少妇)。

韩寒的故事总是有一种疏离感,一种怀着距离的同情与戏谑,一种旁观者的视觉——他成功得太早了,还来不及被中年女上司睡就可以有果儿主动求睡了。就像他写大学生活只能写段子,而不可能过于深入地写一些更深入的东西。有些东西没经历的人很难写出来。或许你认识的人比一般人多一百倍,你跟人交流的时常与内容比平常人多一千倍,但是依然不会让一个从未当过厨子的人知道拉面时的手劲怎么使。
韩寒不可能像一个从良黑社会成员一样仔细地写一本黑帮小说,拍一部电影。就像他不可能仔细地写一出关于一个出身卑微的卡车司机兼公路老嫖客、绝望的恐婚小前台、性都失业外围婊的人生的剧本。就像我不可能深入地刻画出金融娇子、比特币大亨、地产公司大股东、在三环内有几百套房的北京本儿逼、天才历史学家和拥有两千万头牛的澳大利亚大农场主的人生——反正我连德语都不可能学得懂,怎么可能学得会像蛔虫一样得悉那些属于别人家的细节。除非、除非韩寒也走好莱坞路线,请一大票专业人士、资深老油条当顾问。
或许韩寒在退出赛车圈之后,会写一些关于赛车圈内的故事。说不定那些故事会跟《像少年啦飞翔》不太一样——更多的细节,更多的现实,而不是那么纯粹的所谓的“情怀”。

电影基本就是一系列相遇然后永远不见的故事。时间的短暂减少了现实中利益与各种细节的纠缠,而简化成为一些共性的东西,例如人与人最初最纯粹的感情。即便是那些经历了长久的关系,也被简化、淡化了,现实世界只是背景与模糊的回声——所谓的文艺腔就是如此,营造疏离感与隐微化,而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爱与大吵大闹的恨。

作为公路片,这样的定位是适合的。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我也还记得那些永远不会再见面也不可能再见面的人。放荡的舞女、土黄色城市的女学生、满怀梦想却让人幻想破灭的“小萝莉”,在午夜的郑州赤裸上半身、盘着腿拍一张“灵异照”;还有在两个城市的交界处的荒凉的荒草从。回想起那些人那些事,基本上就是那种感觉。

电影的结局,“苏米”又出现了。在电影中这视乎扮演的是温情的角色——找一盏可以照亮四散天涯的过去与无根的人生的灯。但更多时候,不见比重遇更好——这就叫做理性。
毕竟,我们只是热爱“情怀”而不是热爱把“情怀”变成现实。
就像我们乐于拯救失足少女,而不是乐于娶一个失足少女——所以我是嫁不出了,只能去泰国继续卖。所以,我们无需后悔后会无期。反正下一个炮友还在下一个CBD、下一个大学城和工业区等着你呢——这就叫做理性。

……

可是我还是很怀念某某。
哦,还有某某某和某某某某。

后会无期(2014)

又名:The Continent

上映日期:2014-07-24(中国大陆)片长:104分钟

主演:冯绍峰 / 陈柏霖 / 钟汉良 / 王珞丹 / 袁泉 / 陈乔恩 / 贾樟柯 / 白客 / 孔连顺 / 高华阳 / 

导演:韩寒 / 编剧:韩寒 Han Han

后会无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