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这个电影通过小号手的叙述来展开,个人认为这个小号手的转述具有两个作用:
1.使故事更具真实感
总体来说海上钢琴师是一个偏浪漫的电影,现实感不强,如果没有小号手的转述,直接平铺直叙讲述1900的故事会显得过于平庸,让电影止步于一个矫情虚假的浪漫故事的层次,
just a story,让观众意识到自己在看电影,在看一个假的,编的故事。这会严重阻碍欣赏者观看时的投入程度,对人物的共情程度。
而小号手的转述使之更具现实感,因为
小号手人物是一个现实的普通人,开场穷困的他迫于生计要卖掉自己的小号,平凡现实,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经他之口叙述的1900故事显得更加可信真实。
2,经小号手的转述使1900与我们观众的距离更加远了,使1900更加虚幻朦胧,使整个故事更具美感。
距离产生美,内陆的旅客见到海会大赞其美,而海边居民习以为常,视之不见。私奔的情人会被家人嫌弃咒骂,而却感动了后人旁人。
1900成为了一个别人口中的人,一个传说,不再是具体的物质上的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意像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寻意义,自我定义。
原作小说是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得罗,巴里科的作品,他的作品一向形式大于故事内容,文字轻灵缥缈,以简单轻量的故事来表达出悠远极致的意境美感,文字简练,意境深远。
原著是一个很短的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没有了文字,联想的机会被斩断,直接展现的是电影的影像画面,过于直白,失去了想象留白。
所以这一层作用并不太突出。很多小说改编成电影都容易入俗,因为目前大部分电影还停留在故事层次。
康德以后,美学家把艺术分为表现的和形式的,故事题材属于表现的成分,颜色线条阴影等属于形式的成分。
现代艺术偏向形式,如果说达芬奇的画偏向表现的,毕加索的偏向形式。
海上钢琴师的小说跟电影比起来更加偏向形式,读起来更美,而电影更便向表现故事,看下来会觉得精彩,到美感缺失。

总结一下,可能1和2看起来有些矛盾,一会现实感一会缥缈遥远,但这也是精妙之处,矛盾意味着没有定式,是开放的,可想象的,是真是虚,全在你的自己的心里。


海上钢琴师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1998)

又名:声光伴我飞(港) / 一九零零的传奇 / 1900海上钢琴师 / 传奇1900 / The Legend of 1900 /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

上映日期:2019-11-15(中国大陆) / 1998-10-28(意大利)片长:165分钟

主演:蒂姆·罗斯 Tim Roth/普路特·泰勒·文斯 Pruitt Taylor Vince/比尔·努恩 Bill Nunn/克兰伦斯·威廉姆斯三世 Clarence Williams III/梅兰尼·蒂埃里 Mélanie Thierry/皮特·沃恩 Peter Vaughan/Niall O'Brien/阿尔贝托·巴斯克斯 Alberto Vazquez/加布里埃莱·拉维亚 Gabriele Lavia/科里·巴克 Cory Buck/西德尼·科尔 Sidney Cole/Luigi De Luca/尼古拉·迪·平托 Nicola Di Pinto/费米·依鲁福祖 Femi Elufowoju Jr./伊斯顿·盖奇 Easton Gage/凯文·麦克纳利 Kevin McNally/布莱恩·普林格 Bryan Pringle/沙拉·鲁宾 Shaila Rubin/希思科特·威廉姆斯 Heathcote Williams/阿妮妲·扎格利亚 Anita Zagaria/安吉洛·迪洛雷塔 Angelo Di Loreta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编剧: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Alessandro Baricco/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海上钢琴师相关影评

momo
momo •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