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首先,看完整部电影需要非常好的耐心,如果你喜欢看动作片,那么拜拜!如果你喜欢看喜剧片,那么拜拜!可以说,整部电影从开头一直延续到快结尾的部分,都让人感到压抑,沉闷,深沉,承重,因为要表现的主角毕竟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

虽然我题目是观后感,但其实我不仅仅是写观后感。我想表达一些我从电影之外想到的,以及我认可的。

对于二战刚刚结束的年代,大多数人会质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影片没有阐述背景,也没有直说。但我认为,贯穿整部电影的就是这个问题的提出,观众要自己看得出来。

对的,我想凯鲁亚克便是其中之一。

也许是由于自己生性孤僻,他亦曾博览群书,和文人一样他对事物具有敏感的察觉力。写作,是他自己的私人曙光。但不同的是,写作已远远不能抵挡心中的迷茫和忧郁,于是他又扮演另外一个自己,就是疯狂社交,疯狂喝酒,疯狂吸烟,疯狂沉迷于女人,像一个瘾君子般的存在。

然而,他也像佛陀一样,突然有一天对这些寻欢作乐的日子感到厌恶恶心,他写的书《在路上》虽然也得到认可,但是他已厌倦了生活,他想隐居,他想得到超越,他迫切想得到生命的意义。

但是,不同于佛陀,他却坚持不了隐居的日子,他认为隐居更加乏味,更加剧增孤独和痛苦,他又想回到当初,参加晚会喝酒,同时有很多漂亮的女人!

他又再次狂欢,参与爱情,哪怕它是四角恋。当然,他仅仅是为了好玩,为了忘记人本身存在的荒谬,他常常想到的是人生无常、无奈、无力、无聊,并且也都会死。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入世者”,二是“出世者”,其实还差一种人,那就是“混世者”,无疑凯鲁亚克属于第三种人。他本身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种种出格的做法,来和社会对抗,甚至和宇宙对抗。当然,我还是严肃地讲,他的做法不值得我们学习。

精神上,他是可嘉的,我承认他在思想上,对个人升华的思想,是伟大的!但他的做法,我仍然果断地讲,是极端和偏执的。

当然,我好几次觉得该影片太压抑了,有点看不下去。不过最后我还是看完了,并且结尾非常好,结尾是喜剧。

他,凯鲁亚克的情人最后抛弃了他,骂他是神经病。他终于缓过神来,反而觉得暖流充满身上,一种释怀的感觉涌出。也许真的是要有人刺激,大脑才能恢复常态。他想起远方的母亲,他要回家看望母亲,他要和母亲在一起。他还想到,他的朋友们也都会各自有出路,一切都会变好。他想到,自己离开家乡的那一天的样子和现在要回家乡的样子是那么相像。在他看来,归于平淡才是真,这似乎就是他一直以来寻找的意义。是啊!浪子终有回头的一天!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上,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生命的意义,甚至不是要寻找一种特定的意义用来缓解心中的不安,我想,生命的意义仅仅是经历生活,在恨在爱,在爱在恨,在矛盾中航行,有平静的时候,也有惊涛骇浪之时,而我们的任务就是穿过一个又一个的海域!

大瑟尔Big Sur(2013)

上映日期:2013-11-01片长:81分钟

主演:让-马克·巴尔 / 凯特·波茨沃斯 / 乔什·卢卡斯 / 安东尼·爱德华兹 / 巴萨扎·盖提 / 派特里克·费斯克勒 / 斯坦娜·卡蒂克 / 亨利·托马斯 / 约翰·罗宾森 / 拉达·米切尔 / Jasper Polish / 瓦内萨·罗斯 / Richard Conti / Natasha Goss / Jeffrey T Ferguson / 

导演:麦克·鲍力施 / 编剧:麦克·鲍力施 Michael Polish/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