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总体还是好的。
但是感觉编剧的精神内核和我的精神内核有所偏差。看完总是一股郁气凝结在心。
我自我认为我是看懂的了,我能明白编剧每一个情节想表达什么。通过展现高适不同时期多次访长安的情景,从高适视角讲述了长安的繁华、势力、纸醉金迷,和战败后的兵荒马乱。同时也通过讲述不同诗人的故事,充实了“长安”这一意象。并且故事的结尾,点出“诗在长安永远在”,我很喜欢这个立意,也一直很认同这类唯心主义的说法。
我不喜欢的点在于,对于李白片面浅显的描写,我知道编剧已经尽量让李白这个人物多面化了,但我还是感觉不够。我不喜欢这个李白过于癫狂天真的模样,他的种种表现,让我觉得,他说出来“高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的时候是在pua。我不喜欢他屡次忘记与高适的约定,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很讨厌别人食言的人,编剧在这方面的处理真的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同时,他除了在开导高适、教高适相扑之外,他可以说是只有在落魄潦倒时才会真正想到高适,他与高适的每次重逢,都是有求于人。在我的认知里,这完全不是“最好的朋友”应有的表现。同时,影片里的李白也和我认知的李太白有很大差距。

我失望的一场戏是高适应李白的约去长安,然后在酒馆遇见诸诗人那一场。编剧安排诸多有名诗人出场,目的一是为了体现李白的才气与交际,二是通过描绘诗人云集来展现大唐盛世。编剧的目前确实达到了,还安排了相应的诗句来简略介绍每一位诗人。但是我不喜欢,这种反感其实很难描述。可以简单归纳为,我不喜欢这些个生平各异、各赋奇才的诗人都被笼统处理为发疯的酒鬼。我认为他们的生平、才华,即使在短短几秒的镜头里也可以有很好的体现。

我还记得在三四年前我初下抖音的时候 刷到了一个科普诗人文人的博主。我满心期待欣喜地点开我最喜欢的诗人的那集,但是发现她仅仅笼统的讲述了诗人的生平,甚至还没百度详尽,然后又读了一段不知道哪里搜集来的文字总结评价了他的一生(非常片面!)。当时又失望又气恼的,然后还看着评论区好多人夸她才女,年轻有为饱读诗书……

三万里给我的感觉就和这个类似了。

真的不是说它不好,只是我不喜欢。我认为读书、观影都是和创作者进行的一次精神交流,但是很显然,三万里编剧的精神内核和我相悖。


长安三万里(2023)

又名:Chang An

上映日期:2023-07-08(中国大陆)片长:168分钟

主演:杨天翔 / 凌振赫 / 吴俊全 / 宣晓鸣 / 卢力峰 / 孙路路 / 刘校妤 / 路熙然 / 李诗萌 / 胡亚捷 / 巴赫 / 徐佳琦 / 邱秋 / 商虹 / 陈喆 / 汤水雨 / 姜秋再 / 巫蛊悠悠 / 付博文 / 严燕生 / 范哲琛 / 杨凯祺 / 蔡壮壮 / 谢轶辉 / 栾立胜 / 

导演:谢君伟 / 邹靖 / 

长安三万里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