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征南诏这场战争是杨国忠把持朝政,为博名邀功而随意派遣边鄙太守盲目攻击周边弱小民族的冒失行为。事先没有经过仔细调查,事中又不能随机应变,导致了这场战争大败的灭顶之灾。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天宝文学编年史》:高适盲目歌颂这种不义战争和吹捧杨、李之流,其民族偏见和曲意奉承于此可见。与李、杜、刘湾等人的正确态度、批判立场判若霄壤。《留上李右相》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排律。此诗前十六句谀颂李林甫,后十六句描述自身处境。以上两首诗证明了高适是一位为求功名趋炎附势毫无原则的无耻投机小人,而垃圾电影《长安三万里》美化高适而抹黑李白,试问居心何在?

《长安三万里》最令人作呕的是所谓高适救郭子仪。以下列举每一种可能性,以判定其真伪是非。1 高适和李白同时救了郭子仪,两人的作用一样大。那么郭子仪为什么还需要高适写信才去救李白?2 主要是李白救了郭子仪,同上一条,郭子仪当然会像历史上那样,主动去救李白。3 主要是高适救了郭子仪,李白只是在场者,那么郭子仪即使接到高适的信,愿意救李白以偿还高适一个人情,又何至于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4 高适一个人救了郭子仪,根本没李白什么事。请问高适这封信将如何落笔?“郭子仪,我曾经救过你一命,现在叛逆永王已被诛杀,李白作为附逆者依律当斩,麻烦你报答我当年对你的救命之恩,向唐肃宗要求赦免李白的死罪。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当初就是我高适向唐肃宗提议攻灭永王,李白也是我亲手抓住的。”讲得通吗?《长安三万里》的编导无非就是个二手奴才,只因为高适后来当了大官,之前的一切都是对的。事实上高适不过是沾了祖父的光,论诗才不要说诗仙诗圣,不要说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就是在边塞诗人中也只是个二流货,一辈子只写出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名句而已,并且是说一套做一套口不应心的虚伪之辞。高适论人品则曾经谀颂大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对玄肃二宗则是花言巧语文过饰非,担任军事或地方长官更是从无尺寸之功,甚至还有因为无能而造成的严重过失,最后能得善终,那也不过是他死得早而已。以下是真实的历史——《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李白传》: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据网友剧透,《长安三万里》胡编乱造的剧情是,高适为了救郭子仪,答应哥舒翰十年后充当幕僚。历史什么都不追究了,请问高适是吃错了什么药?哥舒翰是灌了多少黄汤,才会一致认为十年后哥舒翰仍然在位?就算高哥两位蠢货都能活到十年后,万一哥舒翰到时没有升官,反而降职呢?比如被贬为了一个班长,高适还愿意如约充当哥班长的警卫员吗?《封神第一部》上映在即,《长安三万里》各路水军已经全面发动,刷热门微博每几条必有一条是《长安三万里》的好评,也不过是回光返照临终关怀而已,烂片必将遭到全国观众的否定和摒弃。

烂片《长安三万里》,请问“三万里”是什么意思?不可能是距离,因为唐朝极盛时期的疆域,伊朗约在东经45度,佳木斯约在东经135度,1度约为111公里,也就是111*90=9990公里,还不到两万里。也不可能是幅员,因为“宋有天下二百年,幅员三万里”,巨唐岂能与弱宋等量齐观。最严重的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而衰,疆域从极盛时的超过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缩水到了安史之乱以后的大约四百万平方公里,只剩了三分之一。这就很尴尬了,《长安三万里》中的几位主角尤其高适,都是横跨了安史之乱的历史人物。假如三万里是在歌颂盛唐,那么就算安史之乱以后,高适对失去的两万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又怎么还能吹得起来呢?假如三万里是在哀悼中唐,那么高适也绝没有理由还能高光得起来,哪怕他走了狗屎运混了个无功有过的什么官。

安禄山造反攻陷潼关,唐玄宗逃难四川,唐肃宗强行即位,难道唐玄宗就这么甘心让出皇位?因此两次任命永王李璘为江陵、江淮大都督,本身就是为了制衡篡位的唐肃宗,并且为万一北方沦陷,尚能割据南方半壁江山作军事准备。唐肃宗本身就得位不正,凭什么指责永王李璘和他抢夺皇位?事实上永王所有军事行动全部有唐玄宗诏命,被唐肃宗强行以造反罪名攻灭处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唐肃宗自己才是为了抢班夺权,不惜欺父灭弟的唐朝罪人。757年永王遇害,好在沉冤得雪并不太久,762年肃宗之子代宗即位不到一个月,即为永王璘正式平反昭雪。此事在《旧唐书·代宗本纪》有明文记载:宝应元年(762):“四月即皇帝位于柩前,五月御丹凤楼大赦,棣王琰、永王璘并与昭雪。”可叹永王造反冤案已平反昭雪一千余年,《长安三万里》仍在咬着永王造反不放,仍在污蔑李白下山助永王是从逆。

杜甫和李白同样嗜酒如命,据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考证,杜甫现存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写喝酒的就有三百多首,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一。而李白现存诗一千零五十首,提到喝酒的仅有一百七十首,比例不过是百分之十六强。如此看来杜甫比李白还爱喝酒,杜甫的诗说“性豪业嗜酒”、“饮酣视八极”、“醉眠秋共被”、“痛饮狂歌空度日”、“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酒债寻常行处有”、“纵饮久拼人共弃”、“径须相就饮一斗”、“百罚深杯亦不辞,此身饮罢无归处”、“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尽杯”、“形骸痛饮中,此生醉复醒”、“痛饮情相亲,嗜酒不失真”、“酒肉如山又一时,喧呼且覆杯中渌”。够《长安三万里》醉上三天了吧?不够还多得是,三百多首杜甫喝酒诗呢。

《长安三万里》歪曲历史,抹黑诗仙,而全民狂欢,甚至官方背书。如此倒行逆施,必遭天谴!

烂片《长安三万里》,“三万里”既非距离,唐朝疆域极盛时,从最东面佳木斯到最西面伊朗不过两万里。“三万里”也非幅员,因为北宋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号称幅员三万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积约四百万平方公里。那么“三万里”只能是形容词了,长安作为盛唐的代表,用“三万里”来夸耀都城长安乃至于整个唐朝有多了不起,但是这样吹嘘真的好吗?烂片力捧的谀臣高适是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那么一直到公元765年高适还活着,长安究竟是烂片牛皮哄哄的“三万里”,还是另有一番不堪入目的惨相?
公元756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唐玄宗逃离长安,“王公、士民四出逃窜,山谷细民争入宫禁及王公第舍,盗取金宝,或乘驴上殿。又焚左藏大盈库。”
十天后,在洛阳称帝的安禄山派兵进入长安,“命搜捕百官、宦者、宫女等,每获数百人,辄以兵卫送洛阳。王、侯、将、相扈从车驾、家留长安者,诛及婴孩。”
“安禄山使孙孝哲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附马等于崇仁坊,刳其心,以祭安庆宗。凡杨国忠、高力士之党及禄山素所恶者皆杀之,凡八十三人,或以铁棓揭其脑盖,流血满街。己巳,又杀皇孙及郡、县主二十馀人。”
八月,“禄山闻向日百姓乘乱多盗库物,既得长安,命大索三日,并其私财尽掠之。又令府县推按,铢两之物无不穷治,连引搜捕,支蔓无穷,民间骚然,益思唐室。”
公元757年,“初,上欲速得京师,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公元761年农历十月,“回纥入东京,肆行杀略,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朔方、神策军亦以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所过虏掠,三月乃已,比屋荡尽,士民皆衣纸。回纥悉置所掠宝货于河阳,留其将安恪守之。”“自此回纥至横于长安,唐不能禁。”
公元763年农历九月初九,“吐蕃入长安,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六军散者所在剽掠,士民避乱,皆入山谷。”
综上,长安从安史之乱开始,唐玄宗逃离长安,安禄山劫掠长安,回纥横行长安,吐蕃攻陷长安,大乱四次,小乱不计其数。而烂片《长安三万里》的叙事既然包括了安史之乱,竟然还在幻想并且向全国无知学生以及无脑家长灌输三万里长安代表了所谓大唐盛世的气象,又肆意篡改史实胡乱吹捧人品低劣的谀臣高适,为此不惜颠倒是非疯狂抹黑诗仙李白,真可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无耻至极,而烂片流毒广布对中国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戕害,恐怕一两代人也很难完全肃清了。

烂片《长安三万里》疯狂吹捧高适,为此不惜篡改史实抹黑诗仙李白,无非就是高适最后当了大官,而李白终其一生只是个老百姓。那么高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官当得怎么样?究竟有没有为唐朝立下过尺寸之功?公元755年高适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率兵讨伐永王李璘,“师将渡而永王败”,一根稻草的功劳也没捡着。公元757年又率兵解救睢阳之围,据说睢阳沦陷三天后高适才赶到,总之功劳簿还是一点边都没沾到,否则张巡就不会城陷遇害了。公元763年高适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代宗即位,吐蕃陷陇右,渐逼京畿。适练兵于蜀,临吐蕃南境以牵制之,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高适这位只会谀颂大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的废物点心,对唐朝岂止无功甚至犯下了大罪,之所以只获得了从正二品节度使,调职为正三品刑部侍郎,又降职为正五品散骑常侍的处分,不过是沾了其祖父高侃追赠左武卫大将军陪葬乾陵的光而已。没办法,谁叫人家高适是祖孙三代“薪火相传、接力守望”的烟草人呢。

烂片《长安三万里》,据说在片尾贡献了一句伪经典台词,感动了无数脑残:“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书在吗?中国历史十次书籍浩劫,秦始皇焚书坑儒、赤眉乱长安、董卓烧洛阳、八王之乱、梁元帝江陵焚书、安史之乱、黄巢攻陷长安、靖康耻、南宋灭亡,清修四库全书借机销毁篡改。《旧唐书·卷四十六·志第二十六·经籍上》: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容斋随笔·书籍之厄》:禄山之乱,尺简不藏。

关于李白的婚姻状况,到底是不是被招赘,也就是俗称的倒插门、上门女婿,婚后子女需要随母姓,网上有非常多的文章指出,李白并非赘婿,而是唐朝特有的一种婚姻制度——夫随妻居、或者夫居妻家,是已婚士人在出名前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同时承担了为妻家争得荣誉、提升妻家的社会地位和门户声望的责任。豆丁网有一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查屏球载于复旦学报的论文《唐人婚姻习俗与李白成名前的家庭生活——李白<寄远十二首>考释》,对此有相当详尽的阐述,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前去查阅。

李白的高光时刻,仅据《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李白传》:
1 李白是大唐兴圣皇帝李暠的九世孙。
2 李白出生的时候,李白的母亲梦到长庚星,也就是太白金星。
3 益州长史苏颋称赞少年李白“天才英特,可比相如”。
4 贺知章称赞李白为“谪仙人”。
5 唐玄宗召见李白于金銮殿,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6 唐玄宗于沉香亭见召,李白宿醉未醒,援笔成文《清平调词三首》。
7 李白使高力士脱靴。
8 见到当年身为低级军官的郭子仪而慧眼识英雄,并曾力救子仪于危难之中。
9 唐代宗为永王平反昭雪,并以左拾遗召李白入朝,可惜李白已经去世了。
10 唐文宗钦定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有B站用户说,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我给他一个回答。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明·高棅《唐诗品汇》:刘后村云: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诸葛亮欣赏庞统,李白欣赏崔颢,《长安三万里》有艺术虚构的自由,却没有胡编乱造的权利。李白不可以被歪曲为对着崔颢的《黄鹤楼》摔笔泄愤,就像诸葛亮不可以被歪曲为嫉妒庞统,否则《长安三万里》这样,无异于在“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诗仙你都敢抹黑污蔑,你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中国文学家总排名。我的直觉,恐怕第一名还是孔子,《论语》中的名句太多,基本上都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了。第二名应该是老子,《道德经》的影响力也非常大。第三名当然就是佛祖了,儒释道的经典,既是最美的文学,更是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三大基础。第四名据网友公论,仅从文学性来说,没人比得过庄子。第五名就是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孙子兵法了。第六名不得不推出司马迁的《史记》。第七名我建议李白和杜甫并列。第九名必须是曹雪芹,《红楼梦》的排名不能更低了呀。第十名暂时空缺,优秀候选者太多,大家一起争这个名额呗。
李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是糟踏一个少一个,十部八部《长安三万里》下来,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好事物也就所剩无几了,到时再追悔莫及又有什么用?

据说《长安三万里》所神话的高适,青少年时代没事就回家苦练所谓“高家枪法”,完全是胡编乱造,以下分而驳之。
一、高适的祖父高侃虽然是唐朝名将,死后被追赠左武卫大将军,并且获得陪葬乾陵的殊荣,但是历史上并没有高侃武艺高强,并且使用的兵器是枪的记载。
二、《唐六典》所记枪制有4种,分别是羽林军使用的白干枪、金吾卫使用的朴头枪、步兵使用的木枪、骑兵使用的漆枪。漆枪也就是马槊,唐初名将程咬金和尉迟恭都擅使马槊。
三、《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枪之制有四:一曰漆枪,二曰木枪,三曰白干枪,四曰朴头枪。(《释名》曰:“矛,冒也,刃下冒矜也。长八尺曰‘槊’,马上所执。”盖今之漆枪短,骑兵用之;木枪长,步兵用之,白干枪,羽林所执;朴头枪,金吾所执也。
四、假设真有所谓“高家枪”,高适所练的必是马槊无疑,因为高侃身为大将军,怎么可能是一名步兵。
五、马槊工艺复杂,造价昂贵。据《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高适传》:“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请问高适连饭都吃不上,他哪来的马槊?
六、那么有可能是高侃把马槊传给了高适吗?有没有搞错,高适的父亲高崇文是高侃的第三个儿子,高侃的长子是高崇德,高侃怎么可能把这么宝贵的马槊传给非长子高崇文,然后再传给高适?
七、《四库全书》《高常侍集》共十卷,收录了高适的二百二十五首诗,以及赋、赞、记、序、祭文七篇,表九篇。其中没有“槊”字,只提到了一次“枪”字——《贺斩逆贼徐知道表》:“遂为欃枪,恣行虿毒。”
八、《汉语词典》欃枪共有两个含义:1 慧星的别称。2 喻邪恶势力。高适笔下的欃枪指的显然是后者。也就是说,《长安三万里》所神话的高家枪法,高适自己根本不知道。
九、由于马槊是装备骑兵的重要兵器,所以在唐律中被列入禁止私人持有的禁兵器。高适不是唐朝现役骑兵,不可能私藏马槊。
十、所谓穷文富武,高适连饭都吃不上,他哪来的力气练枪?何况习练马槊又要披甲骑马,又买不起甲和马。光着膀子和实战时披上几十斤的盔甲,使用马槊的感觉天差地别。骑在马上使用马槊,最重要的招数是借着马奔跑的速度和力量进行击刺,你站在地上怎么练这个动作?
最后补充一句,无论你写论文砖文也好,或者你写小说编剧本拍电影也罢,作为最基础的文本总要经得起推敲,否则难免笑料百出丢人现眼。

《长安三万里》自打嘴巴。烂片以高适和李白作为对照组,高适苦读练枪最后功成名就,李白喝酒鬼混最终一事无成。李白作为诗仙写过那么多好诗,那都是一钱不值的,因为没有从事生产经营,没有为经济成长增加过一毛钱。高适虽然在唐朝大诗人中排不上号,后来却拜将封侯,于国于民比普通劳动者做出了更大的贡献。那么就按这个逻辑,请问《长安三万里》的投资方以及编导及制作人员,你们本应该把拍电影的钱拿去种粮食或盖房子,走实业救国的正路,为什么要像你们电影中描述的李白一样不务正业呢?人,是不是应该稍微有一点点羞耻心?


长安三万里(2023)

又名:Chang An

上映日期:2023-07-08(中国大陆)片长:168分钟

主演:杨天翔 / 凌振赫 / 吴俊全 / 宣晓鸣 / 卢力峰 / 孙路路 / 刘校妤 / 路熙然 / 李诗萌 / 胡亚捷 / 巴赫 / 徐佳琦 / 邱秋 / 商虹 / 陈喆 / 汤水雨 / 姜秋再 / 巫蛊悠悠 / 付博文 / 严燕生 / 范哲琛 / 杨凯祺 / 蔡壮壮 / 谢轶辉 / 栾立胜 / 

导演:谢君伟 / 邹靖 / 

长安三万里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