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影评里的一部分,捧的人极尽夸赞影片对文化、精神的升华,贬的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对影视从业者而言完美的反面教材,为大部分观众提供的均是负面价值,口碑两极分化之严重,实在很有意思。

截取一段up主的好评:
“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只要那些诗篇代代传诵,中华文明就会薪火相传。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词,横竖撇捺即是信仰,一笔一划刻上民族脊梁。纵使这神州大地饱经沉浮,兴衰往复,纵使经历洛水违誓,纵使历经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纵使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只剩下一堆黄土,纵使几近亡国灭种,但总有人会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愿为萤火,不惧黑暗,愿做草种,不惧生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因为诗在,文化在,精神在,中华就在。”

几个依然印象深刻的点:
高适要赴哥舒翰十年之约,李白念了一半《侠客行》,念到“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时,大喊:“高三十五,我当年写这两句的时候,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
李白被释后,在江面上遥遥念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适最后一次和李白相扑,暮年与青年的形象、回忆交织,两人二十多年的情谊,二十多年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颠沛流离。

负面评价例如:
1、认为电影并未讲好一个“从盛唐到安史之乱,描绘文人和军人,江湖和庙堂”的故事。
越过外因社会情况之复杂,政治背景之沉浮,谈论人物心路历程转变、内在动机的结果,唐的盛与衰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博弈,对主角而言的意义是模糊的,故事背景和人文环境是断裂的,角色的成长并未体现出盛唐大厦将倾的轨迹,以及时代缩影的典型性。
(不过私以为,本片也不算个历史史诗,大概率算是个融合情怀的营销之作。毕竟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是点到为止:安史之乱,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严武、杜甫,张巡守睢阳......

2、对唐诗魅力的衍生创作,并不具有深度的艺术价值。
“唐诗宋词的一部份魅力,来自于它们吞吐着这片土地的政治、文化、历史和生活。偏偏上述宾语是在目前创作环境里都不大能深入探讨的话题。”对于部分诗人的诗歌风格,政治境遇高于诗歌文学,而影片着墨于他们的个人生活和诗作朗诵,一笔带过他们的仕途野心和庙堂境遇。

3、叙事动机上的模糊。
认为影片并未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事件的变迁并不能通过人物的行为推动,且诗词的朗诵不能让人重新建构起剧中的情怀和诗意。


长安三万里(2023)

又名:Chang An

上映日期:2023-07-08(中国大陆)片长:168分钟

主演:杨天翔 凌振赫 吴俊全 宣晓鸣 卢力峰 孙路路 刘校妤 路熙然 李诗萌 胡亚捷 巴赫 徐佳琦 邱秋 商虹 陈喆 汤水雨 姜秋再 巫蛊悠悠 付博文 严燕生 范哲琛 杨凯祺 蔡壮壮 谢轶辉 栾立胜 

导演:谢君伟,邹靖

长安三万里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