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看了长安三万里,心情复杂。

首先夸夸追光动漫画面的用心,大场景仍然很美很浪漫很震撼,音乐也不错,片尾朗诵长安佳句的小彩蛋更是别出心裁(就是把舒亶加进这堆人里有点儿难受,不过我也确实很爱那两句诗)。

然后夸夸老年高适的配音老师,我愿称之为全片最佳,气势雄浑,有古之遗风,无论是独白旁白还是对话,情感丰沛,腔调拿捏到位,丝毫不生涩突兀,我真的感受到了美。

说回画面,第一次被惊艳是扬州江上歌姬献舞,想起了春江花月夜,想起了子夜吴歌,想起了很多很美很美的诗、乐和故事,但朋友告诉我这段月下花树片方有侵权之嫌……

全片最震撼的场景是《将进酒》那一段,做得真的很浪漫很用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诗和美,呼吸都是浪漫的。

但是问题又是追光一贯的,正如白蛇缘起12一样,剧情散漫,节奏拖沓,不注重史实,不得不说还存在移花接木虚构历史和虚假宣传的问题——

至少我是奔着李白去看的,却看了一部高适传,心里颇有种挂羊头卖狗肉欺瞒的愤懑。

为了捧高适,李白、贺知章、郭子仪、杜甫、王维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形象都出现了篡改甚至丑化,这点我看得真的很不舒服。

尤其是在最后暮年李白在屏风外被一个黄发小儿轻蔑训斥,跪地求饶,而高适则在屏风内静坐的场景,那个运镜,那个反差,看得我还以为李白干了多么小人为人不齿的事儿,安史之乱中权贵的鲜血厮杀、百姓的流离失所都要归给他了……这纯属是导演镜头问题,但凡安排个成年人来平视对话,我都不会觉得那么难受。

高李绝交其实有多方面原因,但电影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在指责李白对不住高适——开头就铺垫,李白穷困潦倒时记得高适这个最好的朋友,一旦沉溺于富贵温柔乡里,就忘却了曾经的故友和承诺,怕我们不记得,几次三番前后呼应(扬州一年之约,长安酒肆里的忽视和对信的遗忘,哥舒翰的十年之约),而高适倒是初心不改温柔敦厚,始终为故友考虑,宁可背负天下骂名……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塑造人物形象,很难受。

至于杜甫,要么就不要提他,毕竟他们年纪差距比较大,确实也不存在很好的私交,既然提了就不要张冠李戴模糊形象,酒肆那里也把饮中八仙歌给读两句算了,反正片中模糊作诗时间地点的地方数不胜数?

王维同理,玉真公主宴会上,为什么要用他的琴来反衬高适的剑的清白傲骨?酒肆那段又为什么要给他安排那一段?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也有自己的诗骨,绝非片中那种迂腐守规矩的老夫子,或是过于自矜自傲的轻薄世家子。

片尾那段给高适安排的高光……安排就安排了,为什么要拉踩郭子仪呢?安史之乱最大功臣是高适?!

还有全片最大的逻辑问题,为什么要让使节在大军临城之时跑过来问李白的故事,为什么李白的故事里李白占比那么少,都是高适自己的经历——

以至于片中公公说“我们谈回李白”时,我都觉得很诙谐,有种黑色幽默,不知道这句话是在和屏幕外的观众交代,还是在暗示屏幕内的高适,该提提主题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仍如当年看白蛇缘起的感受,美则美矣,剧情实在索然无味,但白蛇缘起毕竟起源于民间传说,有原创剧情更有趣,虽然俗套但也有几分可爱,这部片子的剧情,由于带着历史审判滤镜,我是不觉得有趣的。

希望追光下次能够在剧情上努努力吧。


长安三万里(2023)

又名:Chang An

上映日期:2023-07-08(中国大陆)片长:168分钟

主演:杨天翔 / 凌振赫 / 吴俊全 / 宣晓鸣 / 卢力峰 / 孙路路 / 刘校妤 / 路熙然 / 李诗萌 / 胡亚捷 / 巴赫 / 徐佳琦 / 邱秋 / 商虹 / 陈喆 / 汤水雨 / 姜秋再 / 巫蛊悠悠 / 付博文 / 严燕生 / 范哲琛 / 杨凯祺 / 蔡壮壮 / 谢轶辉 / 栾立胜 / 

导演:谢君伟 / 邹靖 / 

长安三万里相关影评